摘要:設備及主要材料的質量缺陷、安全檢查和保養不嚴格、系統設計缺陷、滅火荊技術性能不符合要求、防護裝置不符合要求是影響
氣體滅火系統安全的主要因素。以IG541高壓惰性混合
氣體滅火系統為例說明預先危險分析法,列表給出危害性因素、原因、影響、分級及措施等。以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為例說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列表給出故障類型、影響、嚴重度、發生概率、原因及措施等。
氣體滅火系統是傳統的四大固定式滅火系統(水、氣體、泡沫、干粉)之一,廣泛應用在工業和民用建筑中,主要用于撲滅通信設施、貴重及精密設備、電氣線
路、變配電沒施、發電機組等火災。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我國使用的氣體滅火系統產品主要是哈龍(鹵代烷1211,1301)滅火系統及
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隨著《中國消防行業哈龍整體淘汰計劃》的實施,哈龍替代品和替代技術迅速發展,目前除了極少數必要場所外,七氟丙烷(HFC一227ea)滅火系統、高壓惰性混合氣體(IG一541)滅火系統、低壓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等已成為現階段氣體滅火系統應用的主要產品。盡管氣體滅火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不少成功撲滅火災的案例,但誤噴、泄漏等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年來發生的數起儲存容器爆炸事件及人身傷害事件,不但造成了巨大損失,而且社會影響極壞。發生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設計、制造、安裝和維護等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造成了相當一部分氣體滅火系統存在著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隱患,隨著系統運行周期的不斷增加,暴露的問題及各類隱患也越來越多。
因此,盡快對已投入使用的氣體滅火系統開展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工況評估工作已刻不容緩。
安全評估又稱為“風險評估”或“安全評價”,是以保障安全為目的,按照科學的程序和方法,系統地對工程項目、設施設備、工業生產等領域潛在的危險源進行
預先的識別、分析和評估,為制定基本的防災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涉及到已投入使用的氣體滅火系統,這種評估應以保障設備、設施安全及應用可靠性為最終目的,通過識別、檢查或檢測、分析及數據匯總等方式,對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及隱患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性后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并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風險的大小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與措施。氣體滅火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的工況評估至少應涉及檢查范圍、檢查(檢測)方法、隱患界定及處置措施等基本內容,從有效識別系統的風險源入手,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險(害)性,采取控制措施使其最小化,使氣體滅火系統在規定的范圍內滿足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筆者對影響氣體滅火系統安全可靠性因素進行分析,采用安全評估方法對氣體滅火系統的故障類型及安全性影響進行初步評估,并提出有關處置原則。
中間略去若干文字。
2.1.1應用實例
表1為IG一541高壓惰性混合氣體滅火系統預先危險分析實例。
中間略去若干文字。
2.2.1應用舉例
表2為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產品主要部件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
作者簡介:東靖飛,男,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消防產品合格評定、工程消防技術及消防標準化研究工作,北京市崇文區西革新里甲108號。